構建高等教育生源的可行模式

(圖片來源:Pixabay)

文/陳厚銘 臺灣大學國企系特聘教授、中華商管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

台灣的高等教育正面臨兩大重要議題,即人口少子化現象和教育資源不足。人口少子化的影響使得一些學校招生困難,尤其是那些位於偏遠地區、財務狀況不佳,且缺乏獨特特色的私立大專院校,這些學校正面臨停辦和退出轉型的壓力。與此同時,教育資源的不足也對台灣頂尖大學的國際競爭地位造成影響,使其難以與世界一流學府競爭,難以在國際舞台上取得突破。

以剛結束的111學年度為例,全國教育總經費為9,834億元,較前一學年的9.959億元減少了125億元。過去幾年中,大專院校的經費約占總教育經費的三分之一。然而,根據教育部202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等教育每位學生所獲得的教育經費明顯低於其他先進國家,僅為美國的38.8%、英國的44.1%以及日本的68.4%。

近年來,大專院校的學生人數因少子化趨勢逐年下滑。例如,大一新生人數從101學年度的27.78萬人下降至111學年度的20.15萬人,共減少7.63萬人。預計這種下降趨勢將持續,到127學年度,大一新生人數可能僅剩下14.74萬人。

高等院校的學費在財政支持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然而,學生招生數量的減少對學校的財務狀況造成嚴重衝擊。通常情況下,只有擁有1萬名以上學生的綜合性大學才能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當學生數超過6,000人時,學校的財政狀況才能達到收支平衡。然而,如果學生數量低於3,000人,學校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可能不得不考慮退出經營。我國教育部也將這個3,000人的學生數門檻作為輔導改善和停辦私立高等院校的重要參考依據。

教育部應可參考美國高教三大成功原則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11學年度學生人數未達3千人的私立大專院校共有24所,其中包括台灣首府大學、和春技術學院,以及中洲科技大學等三所院校,已因經營不善,在112學年度被迫停辦。對於其他21所私立大專院校而言,若無法透過獨特特色吸引學生、提高新生註冊率,或善用現有資源、調整經營模式,發揮專屬及多元專長,並創造財務來源,則最終可能因學生數不足而陷入退出的窘境。

英國《經濟學人》曾以「腦力事業」為專題,進行了一項關於全球高等教育的調查和分析。該報告歸納出美國高等教育成功經營的三大核心原則:首先,政府角色相對有限,介入程度較低;其次,強調市場競爭;最後,注重實用性,遠離僅僅學術象牙塔的框架。換言之,「大學自主、市場競爭、實用主義」三大成功原則,讓美國高等教育產業化模式得以大放異彩,此三項核心原則或可做為我國政府高教政策與各高等院校經營之參考。因此,教育部宜轉變角色,由主導者轉變為協助者,鼓勵大學自主,減少相關限制,如新增系所、頒授學位、調整學費、彈性修業年限、教師聘用條件等。

創新思考闢生源,開發第二條成長曲線

台灣正面臨因少子化帶來的高教生源短缺問題,這是無法逆轉的現象。為因應這一困境,我們可以運用「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模式,從事物的本質出發,重新思考解決辦法。創新思考可以找到第二條成長曲線,即創造更多的生源需求,包括終身學習學位課程、產業專班以及國際學生招生。其中,終身學習學位課程的需求最為迫切。產業專班和國際學生也可以透過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或智庫合作等方式,開展聯合招生計畫。

隨著科技飛速進步,對知識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我們需要持續更新知識和技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實現個人和職業上的成功。學習已不再受限於特定階段,而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設計獨特的知識模組課程,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生物技術等前沿領域,供在職人士或退休銀髮族進修。只需完成學分要求,他們即可獲得第二個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上課方式多樣靈活,包括實體課程和線上數位課程,無論是白天、晚上、周末或假期皆可安排。

本文轉自 2023-09-01 / 工商時報名家評論

【進階應用工作坊】運用大數據洞悉消費者決策模式{Online}

當人們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網路,社群大數據成為企業行銷、品牌經營的關注議題。如何掌握有效數據,了解消費者決策模式,實為企業商家與行銷團隊共同的課題。

本工作坊將協助想要精進社群輿情分析的老師或企業人士,透過兩周的實作練習與專人引導諮詢,產製學術研究及產業應用的專業報告。

????專家講者
意藍資訊講師團隊

楊立偉 博士
宋孟儒 分析暨服務部經理
涂鳴純 資深商業分析師
林明延 資深商業分析師
李佩蓉 資深商業分析師

????時間:10/19-11/11
????地點:ZOOM (線上)
????報名:https://pse.is/4gza8j

【Online】跟著禮賓司長與世界接軌 開放報名中

 

在全球化時代下,國際禮儀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隨著疫情逐漸與我們共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管道也變得更多元。在線上及線下都能懂得應對進退合宜,才能在社會職場上應付自如、進退有序。本活動將邀請前禮賓司長上線分享國際禮儀精髓。

跟著禮賓司長與世界接軌 Online

專家講者:
朱玉鳳
前禮賓司長
伊莉莎白國際禮儀協會創始者
台北市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

時間:8/24(三)13:30-14:30
地點:ZOOM(線上)
報名:https://pse.is/4b6qn4

【線上課程】運用大數據洞悉消費者決策模式 開放報名中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隨著線上銷售蓬勃發展,如何洞悉消費者決策需求、創新商業模式?
本次課程特別邀請兩位專家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分享,
一起深入瞭解如何運用數據洞悉消費者決策模式!

【運用大數據洞悉消費者決策模式】線上課程
???? 學界專家:中正大學企管系與行銷所 曾光華教授
???? 業界專家:意藍資訊董事總經理 楊立偉 博士
???? 時間:8/31-9/1 (兩日下午共計8小時)
???? 地點:ZOOM (線上)
???? 報名:https://pse.is/4ba5n2

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數據工作坊

由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召集的「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於111年7月15日開辦今年度第五場培訓活動,本次主題為《資料視覺化工作坊 II : R 互動式教材 Shiny APP》,本次活動同樣採線上方式進行,有來自屏東大學管院、高雄師範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的教授與同學們同步共同參與學習與交流。

本次的工作坊為商業數據分析第二階段,培訓活動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卓雍然教授進行授課與示範。本次培訓授課的重點是互動式教材 Shiny APP的製作。該APP製作也是要利用”R”語言工具來進行,一開始卓老師有提到原本計畫該課程能透過現場學習實作,並預期學員在課程結束時都能完成一組APP的製作,本次先以線上方式與大家進行教學與分享,也再次告知學員歡迎利用在中山管院商業大數據的YT頻道與教育聯盟的網站有許多已建立的課程與影片可以供大家去參考學習。

第一段的課程中卓老師先利用大數據平台上互動圖表已建立的黃石公園老中實間歇泉噴發預測的案例Shiny APP與大家說明,提到僅單從數據資料提出非敘述統計,若換成圖表呈現可看出統計資料中有兩個常態分佈的存在;基本上模型建立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去做”預測”,並可進行”模擬”進而進行”決策”,而Shiny APP 建立的重點也就是協助決策的進行。接者第二段開始的課程即開始教導學員建立Shiny APP的操作流程,從step 1 建立layout 框架開始,到基本互動機制 Reactive Mechanism,Shiny 功能函數集如:textInput/Isolate及談到互動的圖表套件與進階的互動。也介紹”Interactive Web-Based Data Visualization with R, plotly, and shiny” 一書給大家,值得有興趣的學員可以參閱。由於課程時間相當緊湊,卓老師也再次提醒學員若有不清楚孰悉的地方,只要參照今日課程講義的步驟,一定可以完成Shiny APP的製作;也再次強調要完成一個Shiny APP ,若是邏輯與方法對了話,其實程式碼都不會太長,程式本身也是一種創意與創作,學會後對於做產業分析也是相當有助益的工具。

今年度的第一階段培訓課程到此先告一段落,近期將進行後續活動的規劃並公告,期間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也都歡迎與聯盟聯繫諮詢,期待也歡迎各學員再一起共同學習。

 

 

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數據工作坊

由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召集的「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於111年6月17日開辦今年度第四場培訓活動,本次主題為《資料視覺化工作坊》,本次活動同樣採線上方式進行,有來自屏東大學管院、高雄師範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與虎尾科大的教授與同學們同步共同參與學習與交流。

本次的工作坊為商業數據分析第二階段,培訓活動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卓雍然教授進行授課與示範。本次培訓授課的重點是資料視覺化的處理,主要是要利用”R”語言工具來進行,所以一開始卓老師也帶領學員先複習與進入”R”語言的環境,也告知學員在中山管院商業大數據的YT頻道與教育聯盟的網站有許多已建立的課程與影片可以供大家去參考學習。

第一段的課程中卓老師先介紹了透過”R”語言進行資料的整理,透過範例資料示範如: “arrange”、”select”及”filter”等指令的使用、接續也示範的資料彙總的”count()”及”summarise()”的使用,讓學員對利用”R”語言整理資料有更清楚的運用與了解。接續則進一步將 “dplyr”套件做資料轉換與圖形視覺化的應用。
在第三段的課程中卓老師利用一個先備好的資料集,內容為許多全球知名的漫畫人物,內容含有個漫畫人物的特性如性別、性格、眼珠色等,並示範透過資料整理並將其以視覺化圖像呈現,將各個人物在不同年代的出現頻率標現出來;卓老師有特別強調 “dplyr” 的優點在於語法與人類口語(英語)相近,又可一次產生或使用多個變數,並一次可使用多個條件做排序或篩選等,這樣做出來的視覺化圖形也可以有互動性,對進行深度的分析與事物判斷有很大的助益。卓老師也再次提到”互動性”是現代資料視覺化的重要功能,可以從中看到資料間的分佈及關係的變化。

下一場次的培訓課程將於7月15日進行,卓老師將帶學員進行shiny APP的製作,期待也歡迎各學員再一起共同學習。在下次上課前,期間若有任何問題也都歡迎與卓老師聯繫諮詢,或透過聯盟協助轉達。

 

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基礎—商業數據分析工作坊

由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召集的「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於111年5月13日開辦今年度第三場培訓活動,本次主題為《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基礎—商業數據分析工作坊》,考量近日疫情,本次活動採線上方式進行,有來自屏東大學管院、高雄師範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的教授與同學們同步共同參與學習與交流。

本次的工作坊為商業數據分析第一階段,培訓活動由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康藝晃教授帶領的團隊介紹數據分析與模型架構設計的基礎,課程中討論了目前相關領域工作者對機器學習的認知,進而逐一講授「數據資料分析的程序」、「如何正確識別模型的準(精)確性」、「模型可解釋性的重要性」及「如何判斷模型是否存有捷徑學習等問題」等主題。課程一開始,康老師以「數據分析的流程」為開端向大家說明數據分析的步驟,它主要可分為資料蒐集、資料清理、建立演算法模型、溝通與視覺化處理及資料處理等階段。康老師集其教學與實務經驗,與學員分享在各個分析階段的重點事項;例如:從顧能(Gartner)公司提出關於數據分析價值的四個層級,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tics)定義的演變、以及資料的品質對分析的影響。在瞭解數據分析後,康老師帶著大家了解「機器學習」的基礎觀念和原理,讓學員更清楚認識機器學習的目的、原理、與實務操作,同時也說明統計模型與機器學習兩者間的異同。整體課程內容環繞在數據建模的技巧且進階地探討如何選擇與設計好的模型架構,以協助學員了解如何正確應用模型處理所遇到的分析問題,進一步取得商業分析的最佳解決方案。

接者由古展東助教透過「鐵達尼號」的資料案例加以演示說明,從資料欄位說明、透過R語言的資料套件進行分析與建立預測模型,在助教的帶領下學員們瞭解了模型的訓練步驟。最後,康老師說明建模思考(Model Thinking)、機器學習的建模過程中注意事項、以及最近熱門的多模態的機器學習。康老師也跟學員們強調,模型的建立是非一次性的,需隨觀測現象持續調整模型以求分析效果的最優化。

本次三小時的工作坊透過具體的實作過程,讓參與的老師與同學們都更深入認識數據建模的技巧與真諦,無論是帶領學生做研究或提供企業進行實務市場分析,參與的老師和學員們皆認為對商業大數據人才培育和業界數位轉型發揮更廣泛的效應。此外,在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的網站(business-analytics.org.tw) 上有許多以建立的資源與參考範例,也鼓勵聯盟成員可以多加利用與學習。

 

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文字分析平台實體操作—進階文字探勘工作坊(II)

由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召集的「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於111年4月15日開辦今年度第二場培訓活動,本次主題為《文字分析平台實體操作—進階文字探勘工作坊》,現場有來自屏東大學的師生與《文字探勘與數位轉型與服務產學聯盟》計畫企業代表、及來自高雄師範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的教授及採用該平台進行實務演練的企業代表同步於線上共同參與學習與交流。

本次的工作坊為文字分析平台實體操作的第二階段,同樣在黃三益教授團隊的蔡易航博士生授課和兩位助教的協助下,帶領所有參與人員先就〈進階情緒分析〉進行學習,讓大家瞭解透過Lexicon Based 與 Corpus based兩種方式產出的結果進行練習與說明,也跟學員介紹了關於情緒文句的句法結構。接著說明如何透過平台進行〈主題模型〉的訓練,包括參數設定與模型評估,讓學員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如何進行一份文件包括多個主題時的操作,該部分並提到,若在實務上資料量相對龐大時,可透過其他深度學習的工具輔助,在維持同樣精準度下讓處理速度加快;透過分析結果所呈現的圖表,可以清楚的看出在相同文件資源下就不同主題參數設定的分析結果進行判讀與解析。最後講解〈文件分類〉和操作相關的流程,讓學員們動手訓練一個文字資料的分類模型並實際部署。

透過兩次共6小時的學習其實只是一個基礎的認識,原本在正式課程中有完整18小時的內容安排,黃三益老師期許學員老師可以多練習增加孰悉度,並且在後續練習中可以利用該平台產出研究成果,也歡迎提出來與大家分享,並一同創造出具有商業價值的研究與實作。

 

 

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文字分析平台實體操作—基礎文字探勘工作坊(I)

由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召集的「商業大數據教育聯盟」於111年3月25日開辦今年度第一場培訓活動,本次主題為《文字分析平台實體操作—基礎文字探勘工作坊》,有來自屏東大學、正修科技大學的教授及採用該平台進行實務演練的企業代表同步於現場及線上共同參與學習與交流。聯盟於110年11月正式成立後,隨即在時任院長的黃三益教授規劃下,建構111年度為期數場的培訓工作坊,以期聯盟學校對商業大數據教育平台所提供的資源,能有更深入的瞭解與應用,而達成共學共創的目的。

黃三益教授帶領團隊研究文字探勘累積多年的經驗與成果,開發出文字分析工作流程系統平台,近期亦獲得科技部《文字探勘與數位轉型與服務產學聯盟》計畫,目的是藉由分析文字資料來協助企業達到數位轉型的目的。為讓聯盟學校教師更清楚該平台的功效,本次活動亦邀請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何淑君教授以〈文字探勘與研究經驗談〉為題與來賓分享。何淑君教授帶領研究團隊,過去數年使用該文字分析平台,從網路輿論中爬梳數萬筆關於國內超商龍頭全家(Family)與統一(7-11)的各類評論,歸納出使用者的感受與需求,結果報告不但獲得研究企業的認同,亦同時將研究結果於期刊發表。何教授引述說:「創新來自發掘顧客需求」,本次透過該平台所進行的研究分析再次獲得了驗證。

依規劃,文字分析平台實體操作共有兩次的工作坊課程,本次的工作坊為第一階段,在黃三益教授團隊的蔡易航博士生授課和兩位助教的協助下,帶領所有參與人員就〈資料抓取與前處理〉、〈字詞關係〉及〈基本情緒分析〉三個主題項目進行學習。首先說明字詞的結構和處理原理,再描述如何藉由字詞關係的呈現來找出隱含的議題,以及如何透過情緒字典進行情緒的識別處理。在基礎原理的說明後,講師和助教們帶領現場學員上線直接操作學習。該文字分析平台強調的是以拖拉功能區塊的方式來進行,在實作過程中,學員們依講師帶領以手邊筆電操作,依功能程序進行,僅需在處理的功能步驟中,輸入關鍵搜尋詞句或移除不需要的字詞,即可進行文字資料的前處理,並跑出關鍵成果以文字雲或字詞共現關係圖等圖表呈現,即可得出醒目的圖像供進一步的決策參考,過程中完全不需要撰寫程式。

本次工作坊透過具體的實作過程,讓參與的老師與學員都更深入認識文字分析平台的原理與可以發揮的功效,無論是帶領學生做研究或提供企業進行實務市場分析,參與的老師和學員們一致認為此平台提供非常方便且具彈性的方式來進行原本較為困難的文字資料處理和分析,也更加期待即將進行的第二場4月15日的工作坊,以了解和使用文字分析平台更進階的功能。黃三益教授也誠摯地邀請聯盟老師繼續參與後續幾場關於資料處理與視覺化及Shiny App應用的工作坊,期許將商業大數據平台的資源透過與各聯盟學校更深入的互動與交流,對商業大數據人才培育和業界數位轉型發揮更廣泛的效應。